3月13日,北京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十九场新闻发布会,市清明节祭扫服务工作临时指挥部副总指挥、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李全喜介绍疫情防控期间清明节群众祭扫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清明节前后,北京将在有效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实行预约限流,有序开展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祭扫需求。

祭扫服务接待日从3月21日至4月12日,总计23天。预计祭扫服务高峰日是3月28日、3月29日、4月4日、4月5日、4月6日,共5天。

暂停群体性聚集性祭扫活动

为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避免交叉感染,各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组织集体公祭、骨灰海撒、集体告别、骨灰集中安放等群体性活动,骨灰海撒推迟到疫情结束后举行,停止组织开放日、现场宣传展示等各类群体性活动。

倡导网络祭扫方式

推进祭扫方式变革创新,今年在首都之窗、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网站开通了北京市2020年清明节网上祭扫服务平台,3月21日上线运行,为群众提供寄语、献花、点烛等网上祭奠服务,此平台同时链接到各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方便群众通过线上方式追思先人。

为有需求的人提供代为祭扫服务

凡是不能到现场祭扫的群众,可通过北京市2020年清明节祭扫预约服务系统,申请由公墓代为祭扫的服务方式进行先人祭奠。公墓可免费提供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等基本服务。其他拓展服务可与公墓另行商定。

严格实行预约分时祭扫

为有序祭扫,全市殡仪馆骨灰堂、经营性公墓和规模较大的公益性公墓,实行按日分时段预约祭扫。

主要采取两种预约方式:一是手机预约,市民可关注“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微信公众号,点击“祭扫预约”按钮,提前预约祭扫日期和时段。

二是电话预约,市民可通过殡葬服务机构公布的祭扫服务电话进行电话预约。

两种预约方式将于3月19日12时开通,预约人在入门处设立的通道核验后方可入园祭扫。没有预约的不安排祭扫。

具体预约方式、电话,3月16日将通过“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微信公众号、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网站和相关媒体予以公布。敬请关注。

严格实行入园人数限制

各殡葬单位根据安葬量、空间面积、停车等因素,通过预约系统限定每日入园人数上限。每个墓穴每天入园祭扫人员不超过3人;骨灰堂或骨灰暂存处等封闭空间内部实行分时分批限流进入。加强陵园入口、园内人流引导,减少园内停留时间,防止人员聚集。对办理骨灰安葬业务的也采取人数限定措施。

实行文明低碳祭扫

积极推行丧葬礼俗改革,转变传统祭扫习俗,全面实行文明低碳祭扫。禁止在公墓、殡仪馆以及林区、散坟等禁火区域焚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扎祭品等;公墓内的烧纸桶、焚烧炉一律停止使用。

严格入园登记体温检测

各殡葬单位将在入园口设立一米线、配备测温枪或红外线测温仪等设备。所有人员戴口罩,进行入园身份登记核验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入园,体温异常者不得入园并引导至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

严格实行环境设备消毒

各殡葬单位将对殡仪馆、骨灰堂等相对密闭空间,实行全方位消毒。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公共场所和设施,实行多频次消毒,并进行消毒登记。公共卫生间、露天洗手池等场所,提供洗手液,方便群众使用。

服务保障

今年清明祭扫期间,各区、各殡葬服务机构提前备齐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物品,明确关键岗位、重点时段和重要场所的防控责任,并落实到人。

同时,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严防疫情感染等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祭扫服务日安全管理,充分做好祭扫场所及周边人员分流、交通疏导、火源管控等工作,开展野外用火检查,积极引导绿色、文明、低碳、错峰祭扫。特别是对较为分散的农村公益性墓地、集体埋葬点、散坟,要压实街道、乡镇责任,安排专人负责疫情期间祭扫活动安全管理,避免祭扫群众扎堆聚集,严防使用明火引发火灾事故。

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将抽调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各公墓、殡仪服务机构参与祭扫服务,保障一线力量充足。同时组织动员志愿者参与人员引导、秩序维护、环境保障等服务工作,落实疫情防控措施。